体内流失大量的尿蛋白,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,一般情况下蛋白漏出越多,肾功能受损会越严重,从而会加重肾负担。今天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就来和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。
1.通过尿蛋白漏出的情况,可以及时判断肾功能是好是坏。一般尿蛋白分三种情况:少量蛋白尿、中等蛋白尿及严重蛋白尿。对应的指标如下:
少量蛋白尿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1g;
中等蛋白尿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;
严重蛋白尿即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。
尿蛋白定量持续维持在1g以下的患者,相对风险较小,如果长期维持在甚至以下,肾功能的进展速度会很慢,基本相对安全。
不同病理类型肾病,预后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。
肾病
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,在原发性肾病中占比例较高,尿毒症的人数也较多。
一般尿蛋白定量长期控制在以下,肾衰竭的风险是比较低的。但要延缓尿毒症,仍需要长期坚持护理、用药治疗及定期复查。
2.慢性肾小球肾炎轻型
早期如果尿蛋白能维持在以下,且两年时间没有复发迹象,可以达到临床好转。
尿蛋白的漏出说明肾小球等细胞已有受损,即使各项症状及指标恢复,也不能大意,注意预防反复的情况。
3.狼疮性肾炎
发病机制复杂,多与免疫缺陷相关,同时症状多样,易反复。
控制病情稳定的关键,除了血尿、蛋白尿,关键是抑制狼疮的活跃。所以相对来说,蛋白尿较低的患者,尿毒症的风险依然比较高。
4.慢性间质性肾炎
尿蛋白一般较轻,多不超过,多为以下。威胁肾功能的主要是肾小管受损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、酸中毒等。
5.糖尿病或高血压肾病
发病初期多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,这类肾病降低尿毒症风险,蛋白尿维持在较低水平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原发病,及时控制好血压、血糖等指标,才是降蛋白、延缓肾衰竭发生的根本
河南誉美肾病医院医生提醒: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,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,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