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蛋白是肾病为常见的症状之一,它既是反应肾功能的“主角”指标,又是“伤害”肾功能的“主力军”。控制蛋白尿对肾病的治疗,防治肾衰竭有重要意义。目前降低蛋白尿水平,常用有效的方法就是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剂。
但有些患者却十分忌惮激素的副作用,无法接受自己出现满月脸、水牛背、肥胖、多毛等身体上的一些生理变化,还有部分患者对激素压根“不感冒”,导致病情治疗遇到瓶颈,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。
治疗蛋白尿是否必须要用激素治疗?分情况来看:
如果蛋白尿水平低于1g(尿蛋白一般为2+以下),可以不用激素。一般通过消除炎症、提升免疫力及饮食上的控制,蛋白尿都能降下去,病理类型较轻的患者比如膜性肾病、igA肾病早期大多可以恢复。
如果蛋白尿定量超过1g,病情发展致大量蛋白尿,一般都要及时服用激素来控制蛋白漏出,部分对激素过于敏感的患者,需要增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、环孢素等药物治疗,以及配合中药治疗,也可以将蛋白尿控制到合理范围。
提醒:患者要在发现病症后及时的到医院进行诊治,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,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让自己更好的控制病情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